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职能
新高考制度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转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多元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多元化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明达中学本着“生态、国际、人文”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坚持走素质人文教育之路、优质特色办学、办合适的教育之路,致力于培养“明辨、致用”的新时代学生。故我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的使命为聚焦学校“大生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明达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既围绕学校、教师、学生的需求持续研究和创新,开发全方位立体化的自我认知、选科指导、生涯指导、综合素质测评、升学路径、志愿填报等各重要阶段的活动方案体系,又逐步填充、完善明达学子成长档案,让生涯成长档案记录成长,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愿:
每一个明达学子回忆起在明达的时光,能够脸上有笑、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做最好的自己。
一、专兼职队伍
截止至2023年9月共有专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1名。具体名单如下:
柳建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GCDF全球生涯规划咨询师、北森生涯规划师、北森HCT中学生涯指导师、BCC全球生涯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IPCF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
胡雨薇: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生涯主管,国家青少年职业发展中级辅导师、BCC全球生涯教练、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胡 进: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心理主管,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GCDF全球生涯规划咨询师、北森生涯规划师、BCC全球生涯教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熊若琳: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周靓靓: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指导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杨晓玙(兼):湖南第一师范心理学专业,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认知与选科
(一)自我认知【长成自己的样子】
教育其实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提前预见——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
(二)选科指导【影响高考成绩,决定未来专业】
高中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竞争,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发展。成长不仅要长成自己的样子,更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明确自己未来的专业及职业的发展,这也是新高考带来的必然趋势。
(三)中心对应功能室
(四)开展工作及对接部门
序号 | 重点工作 | 服务对象 | 对接部门 |
1 | 生涯规划通识课 | 高中学生 | 高中部 |
2 | 学科渗透课(选修) | ||
3 | 生涯咨询(一对一) | 高中、 高复学生 | 高中部 复读部 |
4 | 升学路径 (提前选科、志愿填报) |
三、专业、大学与职业
(一)生涯实践活动
通过“认知与选科”的系统学习加上围绕专业、大学与职业的系列实践活动,累积一手资料后,学校可以得到整体学生认知层次的分析数据,了解哪些学生可能更加适合哪些专业,哪些学生对哪些专业更加感兴趣,合理配置资源与试行分科走班教学。确定1+2科目的课程规划、班级设置和师资匹配。
(二)中心对应功能室
(三)开展活动及对接部门
序号 | 活 动 | 服务对象 | 对接部门 |
1 | 生涯规划书大赛 | 高一学生 | 高中部 |
2 | 职业体验日(小组式) | ||
3 | 寻梦之旅:走进大学、专业 | 高中、高复 | 高中部、高复部 |
4 | 校园模拟招聘会 | 高一学生 | 高中部 |
四、课题研究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依据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在学生的不同学龄阶段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成长课程。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增加研发团队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其实现“一专多能”,更大地发掘其潜能,实现更高的职业和人生价值。
2.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职业素养的提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与辅导,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三)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应对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一系列变化:中、高考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等……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更好的适应教育市场的需求,逐步提升学校在民办教育甚至教育界的地位,扩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五、综合素质评价
(一)新高考与综合素质评价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前正在试点完善,分步骤推进。改革内容涉及高考理念、高考模式、考试内容和形式、招生录取等方方面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配合,这次改革正式建立了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贯穿于整个高中教育过程的教育形式。
1.评价学生的标准从过去“单一育分”逐步转变成“全面育人”,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回归了教育的本质。
2.评价中需要始终体现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与过程性,这就是建立诸如以“成长档案”为主体形式评价的特别之处。综合素质评价需要特别关照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
3.未来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必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一体系的建立才是高考改革走向成熟的基础性标志。
(二)生涯成长档案
1.有利于记录学生成长;
2.成为综合素质评价重要资料;
3.提供选科走班参考;
4.为生涯咨询提供辅助资料。
七、心理护航
(一)学生心理护航
依据学生年龄阶段及其心理学特征进行心理教学、心育活动、团体辅导及个体咨询,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二)教师心理护航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用心理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减少师生矛盾,这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整体的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对家长的指导、帮助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在强大的教育合力下才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